找产品、查资料、询价更简单
本文内容采集于QQ空间日志,如有与其他出处有雷同,纯属巧合。
一、电气火灾分析之火源
从电气火灾发生的机理看主要有故障部位局部长时间发热,造成绝缘进一步下降,最终造成线路短路,导致火灾;另一个是故障部位产生的电弧或电火花瞬间释放热量造成线路短路,导致火灾。
电火花与电弧主要在气体或液体绝缘材料中产生,损坏绝缘后,在缝隙或裂纹间会发生电弧,使两导体间被击穿而产生电弧的电压为30kV/cm。电弧会产生很高的温度,如2~20A的电弧电流就可以产生2000~4000oC的局部高温,0.5A的电弧电流就足以引发火灾。电火花可看成是不稳定的、持续时间很短的电弧,其温度也很高,由电火花、电弧产生的二次火源有着更大的危险性。
电气设备和线路在运行时总会发热,原因有以下几种:
⑴电流在导体的电阻上产生热量;
⑵铁心损耗产生的热量;
⑶绝缘介质损耗产生的热量。
在正常情况下,发热与散热能在一个较低的温度下达成平衡,这个温度不超过电气设备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,不会有危险高温出现,只有当正常运行遭到破坏,使发热剧增而散热不及,这时才可能出现温度的急剧升高,以至出现危险的高温,这种危险的高温在条件恰当的时候就会引发火灾。危险高温,高温引发火灾的途径比较复杂,它的效应主要有软化绝缘、分解物质产生可(易)燃气体、直接烤燃物质。
二、电气火灾分析之生成物
以对常用的聚氯乙烯绝缘导线电缆的燃烧研究为例。
在发热的情况下
若以每分钟20ºC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将其加热,在85ºC时观察发现绝缘层开始软化;在约159ºC观察绝缘层有明显变色,并有极少量气体析出;在约240ºC测量到少量有机物气体,此时绝缘材料开始裂解;在约288ºC产生大量气体;在约328ºC重量快速下降,放出气体中有HCI;在385ºC放出HCI、增塑剂和含碳的氧化物;在约477ºC主要分解产物为CO和水,绝缘材料完全炭化,条件具备会燃烧。
在过载情况下
在环境温度23℃下,使用新的1.0mm2的BV导线(额定负载15A,极限负载为20A),在负载电流28.5A下运行,测量导线温度。在过载90%(如按极限载流量20A考虑,实际过载42.5%)下经过一段时间其温度稳定在96.1℃,导线出现软化,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,说明有微量气体析出
在短路状态下
利用大电流发生器,在室温下,把1.0mm2的BV导线电流突然升至5倍额定电流(75A),作短路模拟实验,发现导线温度急剧上升,瞬间冒出大量白色烟雾,几分钟后绝缘层即炭化并沿全线剥离,同时有高温熔滴滴落。如换用2.5mm2的BLV导线以其5倍的额定电流(140A)做短路实验,发现线芯瞬时在薄弱处熔断,熔滴可引燃下边的碎纸屑等可燃物,其温度接近300ºC。实际工况下的短路电流是额定电流的成百上千倍,其危险性可想而知。
由上面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,在电缆开始燃烧之前,除了电缆温度的升高之外,还会释放出微量气体,包括绝缘材料裂解的有机物、HCl、增塑剂、含碳的氧化物、CO及水气。